第120章 都是我出钱?_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黄桃书屋 > 人在南宋,我与蒙古争天下 > 第120章 都是我出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0章 都是我出钱?

  第122章都是我出钱?

  “这车船这么破旧?”赵与芮这时也正瞪着车船看,七艘船里,车船最破,上面看起来到处都是斑痕。

  冯德山嘴角微抽:“这艘车船确实老旧---”顿了顿道:“水军也没钱修缮啊。”

  赵与芮想到什么:“庆元府有没有造船厂?现在归谁管?”

  冯德山等将面面相觑,赵与芮身为沿海置制司大使,居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宋朝有大量的官办和民办造船厂,巅峰期仅南方就有大造船厂近三千多,宋人张平更是全世界第一个发明船坞的人,船坞在南宋时,已经遍布各地。

  南宋的造船厂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现在许浦、庆元府都是南宋造船重地,庆元府的官办造船厂,巅峰期年造各种船只约三百艘,当然,现在肯定不是巅峰期了。

  最厉害的是江西吉州,吉州造船厂最高纪录是年产一千三百艘。

  冯德山想到自己正七品还得谢谢魏王,当下心翼翼向赵与芮解释了庆元府的官办造船所---明州船场。

  明州是在宁宗时改为庆元府的,但当地很多地方都没有改称,比如明州造船厂,还是叫明州船厂,官方称之为造船所。

  南宋时,官方造船所一般由两类机构开办和管理。

  一是与各类物资运输有关的转运司、发运司、辇运司,二是与水军有关的沿江沿海制置司。

  现在不是北宋开国太平时期,你要强征,还要往脸上剌字,人家宁可往北方跑。

  先是把脸上剌字改为手上,极大提升了普通缺兵的士气。

  他临走前,为哥哥赵与莒求了个登仕郎,文官正九品。

  而且他想过了,赵与莒这人很有心计,史弥远也比较了解赵与莒,或许,可以有其他作用?他心中,已经想到一个利用赵与莒的妙计。

  赵与芮立刻想到,南宋军中没家属屯田的习惯,曾经搞过军屯,但收不抵支,这点是不如明初。

  “。。”赵与芮。

  合着都是我出钱是吧?赵与芮无语之极。

  当黑时,船队到了绍兴,赵与芮没下船,让舅舅全保长回绍兴老家。

  南宋有些商人跑海商,不用自己船,用官船,一来比较有安全感,二来若是海上遇到风险,损失官船也不用赔钱。

  周来和牛宝刚来到临安就特奏为亲从官,身高也不达标。

  过段时间,朝廷可能会让其到阴山县当县尉,这也是两兄弟父亲干过的职位。

  “你一共有多少水军,本王是指能打仗的,包括水手。”

  官办船场实行军事编制,住营房。

  “。。”赵与芮这时才知道,宋朝和明朝一样,当兵的有家属跟随。

  赵与芮一听就明白了,这事为啥要帮商人干,为何不自己干?

  “。。”赵与芮。

  “买新船呢?”赵与芮没好气的道。

  这会大宋当兵按身高来,矮的五百文一个月,高的能达一贯以上,像行在皇城司的亲从官标准身高为五尺九寸一分六厘,约合今185~190公分,与明代锦衣卫之大汉将军相似,放后世也是高个子了。

  赵与芮把他们从许浦调到定海来,以后这些开支,都是庆元府出,赵与芮是军政一把手,下面人肯定要推到他上,也就是赵与芮出。

  这种起底都是两贯。

  这意味着,家属也可能要他养。

  北方到处都是军阀,你敢帮我剌字,我跑北方参加军阀,参加金蒙,打你大宋。

  所以他们会找到水军,请水军帮忙运输,给点好处。

  冯德山顿了顿后,再次声道:“每月支饷约一千六百四十贯。”

  看这车船破成这样,赵与芮就知道许浦那边地方官员是不肯出钱修的。

  当然,也有水军主要将领自己单干的,比如吴英可能就这么干过。

  除了监官外,其余的人分工役和兵级,甚至明州船场现在有多少人,那得问徐元,冯德山也不知道。

  赵与芮头上无数个感叹号,不是大宋很有钱的吗?为何缺饷?

  但因为现在皇城司里关系户太多,不达标的也多了。

  “庆元府和制置司朝廷三方出钱”冯德山再次道。

  “。。”赵与芮。

  所以南宋时招兵还是挺容易的,关键是南宋征招兵的规则也先后改了两次。

  实际上有很多水军将领会自己干,但冯德山不能明。

  很显然,明州船场,就归赵与芮归。

  谁让你是军政一把手,冯德山好像读懂他的心思,不着痕迹看了他一眼。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ipku.com。黄桃书屋手机版:https://m.lipk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