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老朱觉得自己又行了_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黄桃书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79章 老朱觉得自己又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9章 老朱觉得自己又行了

  而且随着和诸多御医交流增多,再加上翻看了来自不同地区的医书。

  他发现了一個问题,一个对中医来说很致命的问题。

  理论体系不统一。

  这是一个一直被他忽略的问题。

  前世大家基本都知道,中医讲究阴阳五行什么的。

  可在古代,阴阳五行只是流传比较广的一套体系。

  同时期还流传着许多不同的理论体系。

  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同样的病在不同的地方,找不同的医生去看,就有可能得出两个结果。

  原因就是,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医生,采用的可能就不是同一套医理。

  还有就是,不同地域生长的药材不同,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药方也不同。

  因为药材大多都具有可替换性。

  外来药加上运费,价格会翻好几倍。

  本地药也能用,价格还便宜,干嘛用外来药?

  除非是本地不长,又没有可替代种类的药材,才会使用外地药。

  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果,医生换一个地方,开出来的药方可能别人就看不懂了。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本草纲目》了,它的出现解决了药材上的地域差异。

  只要熟读《本草纲目》,不论跑到哪里,都能按照当地情况开相应的药方。

  这就是它的伟大之处。

  也是陈景恪,为什么要编写医书的另一个原因。

  但药材上的地域差异,可以靠一部医书来解决。

  医学理论上的不同,就有些麻烦了啊。

  前世还是解放后,国家集合了当时的中医国手。

  以阴阳五行为主,吸收了各个体系的精华,才形成了统一的中医理论。

  陈景恪一直学习并使用的,就是这一套体系。

  他倒是能将这一套体系给写出来,可问题是,怎么推广啊。

  前世是靠着国家力量推广的,后来所有医科大学都采用的这一套体系。

  你不学,连行医资格都不给你。

  现在医学传承基本都是靠家传,或者是师徒带,想统一理论体系,很难。

  实在想不到办法,他只能摇摇头叹道:

  罢了罢了,先把医书写出来,推广的事情再慢慢想办法。

  大不了到时候我自己出钱,大量印刷免费给别的医生送书。

  这年头知识都很宝贵,很少有人会和别人分享。

  有免费的医书,就不信他们不感兴趣。

  到时候自己再弄出现代医学,他们不想学都不行。

  接下来几天,陈景恪的生活又恢复了正常。

  每天看看书,写写医书,朱标有需要就去给他帮帮忙。

  这期间,他也旁敲侧击的找朱标打探了一下,为什么朝廷要扩招算科。

  难道计官的缺口真的有那么大?

  朱标倒也没有瞒他,将实情相告。

  得知现状,陈景恪心情也不由得沉重起来。

  朱元璋杀伐果断,是个敢掀桌子的皇帝,而且还是三番五次掀桌子。

  这么做的好处自然是有的。

  但也带来了一个恶果,官僚体系被破坏,大量职务出现空缺。

  导致的后果就是,基层的混乱。

  权力出现空白,就需要有人来接手。

  朝廷派不出足够的官吏填补空缺,那这个位置就会被地方大户把持。

  现在大明的基层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

  而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太致命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ipku.com。黄桃书屋手机版:https://m.lipku.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